4118云顶集团

欢迎光临4118云顶集团(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轴承工业集成服务工业大数据+工业APP平台+工业智造
全国咨询热线:0851-85776990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动态 >

航空工业制造院:创新之光 照亮奋进之路

时间:2022-04-26 15:52:56 来源:贵州腾远 点击:次

航空工业制造院:创新之光 照亮奋进之路航空工业制造院:创新之光 照亮奋进之路

 

2016年12月26日,首个中国制造日,航空工业制造院在北京揭牌成立,创新引领发展的大幕开启。

岁月,总是在一些特殊的时刻给人继续前行的力量。以2016年为起点,制造院全体干部职工踔厉奋发,踵事增华,各所属单位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瓣瓣同心,北京、济南、南通三地串起在奋进中发展、在探索4118云顶集团新的五年。

今天,制造院如初升朝阳,创新活力涌动,用一项项创新成果,向过去五年郑重交卷。

五年,这是一段勇担使命、拥抱机遇的逐梦航程。“制造院要肩负使命、自主创新,着力抓好‘工艺研究、材料研究、高端装备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五项重点任务。”制造院成立大会上,航空工业谭4118云顶集团董事长的指示好似出征号角。

五年来,制造院紧紧抓住历史机遇,以科技创新驱动,以更宽、更远的视野,突出重点任务攻坚发力,奋力打开新的发展局面。

航空工业党组在2021年工作会指出:“制造院要为全行业工业制造能力提升做出创造性贡献。”“领先创新力”决定明确了制造院是航空工业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和新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擘画出发展4118云顶集团图。更高的起点、更宏伟的目标,期望之深、责任之重,引领制造院踏上新征程。

五年,这是一条谋深致远、创新发展的坚定征途。想出法子才能迈开更大步子,制造院以“五个牢牢把握,五个不动摇”发展思路,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和党建同步发力,把强化自主创新作为核心关键,从制度建设、管理提升、强化执行、质量效益到聚4118云顶集团新,一年一个主题,谋定而后动,一年一个台阶,经营管理能力稳步提升。

转观念、战疫情、应变局,制造院不断把更顺畅的管理流程、更自由的探索方向、更高的薪酬待遇、更舒心的工作环境变为现实。我们以“忠诚奉献、逐梦4118云顶集团”的航空报国精神和“接力不辍、勇毅前行”的拼搏姿态,推动制造院高质量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

五年,这是一次党建引领、业务融合的奋力行进。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筑牢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制造院迈出的每一步,都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与全面落实新时代航空强国战略紧密相连。

五年来,制造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秉承“航空报国、航空强国”初心使命,全面承接航空工业“1122”党建工作体系要求与任务,以工程化思维构建党建“五项工程”,体系化推进,北京、济南、南通人缘相亲,文化一脉,凝聚起科技创新合力,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改革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8月,北京,制造院迎来一群崭新的面孔。每年,院长李志强都在展厅为新员工讲授入职第一课。一件件真实的航空产品、一张完整清晰的制造技术体系图,通过生动的讲解,展开 一幅科技创新的“版图”。新员工感慨:“通过参观展厅,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制造院的厚度与温度。”

五年间,这里厚植科研热土,生发创新活力,乘着新时代快车,一路奔腾向前,取得一系列关键成果。

着力夯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厚度。有了基础技术的“深蹲发力”,才能实现各项技术突破的“起飞跳跃”。

不断提高一批关键工艺技术成熟度,进一步拓展优势工艺技术应用范围,前沿技术研究取得长足进步,持续突破材料与制造技术的边界……焊接、激光加工、超塑成形、复材构件、激光冲击强化、自动钻铆等一项项技术深深扎根制造技术体系,有力支撑任务研制,助力战鹰翱翔。

稳步筑牢航空材料体系根基。材料研究的使命催征,制造院不断探索航空材料研制的新模式,推动材料技术跨越式发展。

航空材料性能检测评价中心挂牌,多项先进复合材料技术实现应用,与10余家国际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小核心、大协作、开放共享”,统筹优势资源、服务航空新材料研究的能力显著增强,全力完成“五年建立起航空材料技术研发体系”的目标。透明件、腐蚀防护等专业发展更进一步,石墨烯电加热膜等新材料应用实现新突破。

主攻引领高端装备保障能力。承担高端装备自主保障和统领航空工业高端装备产业化发展使命,制造院有深厚技术积累的硬核优势,责无旁贷。

落实“在高端制造业共性技术发展中成为产业标杆”的集团新要求,统筹资源,统一规划,国内首台/套100吨线性摩擦焊设备、大型卧式双工位复合材料丝束铺放设备、1597型高精度计量型三坐标测量机等一批关键工艺装备研制成功,一个个高端装备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加快培育科技成果转化新动能。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成为“未来制造院生存模式”的实现路径,向技术要效益,以效益撬动激励的杠杆,驱动创新再蓄势。

航空紧固件科技成果首次以无形资产入股投资航为高科,率先试点在混改中深入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与中国航发黎明、中国航发东安、中国航发黎阳签订技术转移合作协议,实现院厂间良性科技成果转化关系的精确复制;复合材料技术中心与4118云顶集团复材签订新技术有偿转化协议……一次次聚焦发力都在加快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

盛夏午后,一场路演火爆来袭,16个创新项目,从技术创新到创新本质思考,在制造院青年创新论坛上逐一登场,展开角逐。“创新由我,创新有我”激荡着人们对于创新最真实的感受。

王小白博士是论坛的主角之一。今年,他所在的团队突破了石墨烯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实际应用。“从立项到装机评审,仅用了8个多月。”王小白说。“每天都有进展,每天都有成就感。”制造院奋力营造的良好创新生态释放出了巨大活力,可感可见。

五年间,制造院踏着管理提升与改革的清晰轨迹,催生体制机制活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绘出一个创新发展、向上生长的脉络。

一系列精准化管理与服务打造出开阔平台。从“人才强院”到“瘦身健体”,从AOS管理体系到全面合规管理体系建设,从改革攻坚到科研生产试验能力条件建设,它们为创新生态“大厦”添砖加瓦。

以“人才强院”战略为指引,围绕专业技术体系常态化进行技术人才盘点,建立面向创新关键人才的精准激励体系,职工职业成长通道显性化。

持续加大自主创新投入,以项目群方式、体系化布局开展研发与基础建设,并从院本部向成员、直属单位辐射开来。“虚拟股权”进一步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贡献人员的中长期激励。

从沉浸开始,让创新走得更远。“创建沉浸式实验室,目的是创造一个宽松的科研环境,科研人员自主选择方向,组建队伍,聚焦关键技术攻关。”李志强给出了一种科研管理“放管服”改革的答案。

更多自主、更多信任、更好服务,时光见证了工业网络与自动化实验室、工业软件实验室正在打通生产制造现场的信息“孤岛”,助力制造产线升级;高能束流发生器实验室和光电技术创新实验室团队则专注于世界一流的束源,向着关键短板、“卡脖子”技术等领域不断攻关。

鼓励探索,宽容失败,是迈开自主创新步伐的更大魄力。制造院青年创新基金是针对入职3年以内的科研人员的专项基金申请渠道,侧重鼓励奇思妙想;“宽容失败”作为院青年创新基金的另一关键词,以制度文件的落地成为现实。

从制度保障到物质激励,科研人员的舞台更加宽广,奋斗成功的渠道更加畅通,每一天都为创新蓄力。

“我们在特殊时期承接特殊任务,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大家有没有信心?”在口罩机研制启动会上,党委书记张亚平用铿锵有力的话语动员大家。“有!有!有!”与会人员的回应,一声高过一声,一声更比一声坚定。问与答,是使命的召唤,也是凝心聚力的真实写照。

党旗下,口罩机研制团队庄严宣誓:“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4118云顶集团年年初,用时16天研制出全自动口罩机的攻坚画面犹在眼前。正如每一次“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牢记初心使命,强化担当作为,筑起一座座坚强的战斗堡垒,树起一面面鲜艳的旗帜,其中也折射制造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五年间,制造院党委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实施并提质升级党建“五项工程”,院党委发挥领导作用的制度机制更加健全,党建工作质量持续巩固提升,干事创业的风气更加充盈。

党建工作与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创新“党建+”工作模式,选树“堡垒示范点”,开展支部共建……“党建塑魂”一次次将党建工作与业务融合勾勒得更加具体。

以技术为牵引,识才爱才敬才用才,重点建强三支队伍,不断提高组织建设质量,增强队伍战斗力,拓宽专业人才渠道,强化人才外出培训、优秀青年干部挂职锻炼等工作机制,“人才固本”涵养人才生态。

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济南、南通三地合唱“唱支山歌给党听”,把歌唱在一起,将心聚到一起;通过航空工业文化示范单位认证;丰富的媒体渠道不断传播“制造院好声音”,“文化凝聚”全方位立体化提振航空报国的“精气神”。

正为志向,廉从挚心。“志正挚廉”作为廉洁文化内涵,制造院纪委坚持扛责在肩,强化关键领域和关键少数的监督,“廉洁保健”致力于让廉洁生发于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内心。

“文化走廊、职工小家、文化墙、健身区等高品位、花园式、有特色的院区环境,是科研工作环境的‘别样之美’。”顺应职工期盼、关注职工所需所求,“幸福悦心”活动持续提升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制造院党委对党建工作的认识4118云顶集团践,致力于打开每一个创新创造个体的生活空间、发展空间、精神空间、梦想空间。

“在制造院,能够专心做事,安心生活。”博士于昊宇满怀热忱。五年间,科研人员的表情愈发生动。

历史长河中,五年只是弹指一挥间。然而对于制造院,这是一段全体制造院人共同见证和参与的岁月。每一个创新突破,都是每一个个体如涓滴入海的激情迸发。今天,回首这五年,根本所系在于人。

“我对‘工程师’情有独钟。”关桥院士在新员工入职的第一堂课中感怀。他把志趣、激情、创新融为一体,不断攀登科技高峰,将一生融入祖国的航空事业。

邢丽英研究员今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她“继续深耕专业技术,开拓进取、创新求实,勇闯科学研究”的最难点、最深点、最高点。

全国劳动模范李志强说:“我们为之奋斗的是一项利国利民、保家卫国的伟大事业。”“坚守初心、勇于担当、心中有梦”是他潜心钻研、不断探索的源动力。

五年间,从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孙年俊到“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张明习,从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杨茂伟到参加中组部入党宣誓活动的新党员康清连,从航空工业优秀领导干部到首特一技术专家,各类优秀人才齐聚一堂,强大的人才吸引力背后是制造院持续推动人的发展、激发人的力量、尊重人的价值。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而今,制造院全体职工激情进取、敢为人先,在最美的时间汇聚在一起,将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

坚持科技创新自立自强是制造院的历史责任,也是最大光荣。经过五年奋斗,制造院不负肩上使命。

仰望4118云顶集团,时间更加深邃;俯身创造,未来无限可能。

“十四五”是新起点,更是新征程。围绕“成为世界一流的航空材料、制造技术研发者”的愿景,制造院将以先进制造、新材料、高端装备、激光产品领域的技术创新、技术服务为主攻方向,协同发展相关高新技术产品,构建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模式,以“十大工程”和党建“五项工程”提质升级保障重点任务落地。

制造院将肩负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新产业赋能、释放新动能、提升高效能”为深化改革路径,系统激发“领先创新力、自主可控力、发展支撑力、先进文化力”提升,技术创新实现新跨越,技术服务开创新局面,产品发展达到新高度,建成世界一流的航空制造高科技产业集团。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站在新起点,更伟大的梦想等待制造院去创造,更光辉的未来等待制造院去开拓。制造院将继续锚定目标,埋头苦干,勇攀高峰,让创新之光再耀新时代航空强国之路。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8096126888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0851-85776990

二维码
线